找到相关内容27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对儒家孝道伦理思想的会通

      中国佛教对儒家孝道伦理思想的会通   刘立夫   一、中土对佛教“不忠不孝”的批评   印度佛教有着强烈的出世主义色彩,出家人以远离尘嚣、高尚其迹相标榜,视世俗的家庭和社会为修道的累赘。...儒家强调“孝”、“忠”两大德目,而沙门不遵俗礼而辞亲出家、不敬王者,恰好成了儒、道联合攻击佛教“不忠不孝”的最好口实。   众所周知,古代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为基础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,而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2578945.html
  • 禅门《陈情表》一篇——题洞山《辞北堂书》后

    士林中常有读《出师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忠,读《陈情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孝之语。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,但《出师表》重在叙君臣之义,而《陈情表》则专叙孝悌之情。君臣之义、孝悌之情,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,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。然而,在世法中,佛教徒辞亲以出家,从表面上看来,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,又人之义,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。尽管...

    企愚:

    |孝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0933225600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一贯道究竟是什么教?

    恐怕他们受累),又不能向别人说是不忠(这是保密),这样怎能说是博爱?要不是他们的仙佛还有点良心,叩求拯救,现在又不知他们受的是什么罪!至于人心太坏,那是上梁不正,管教无方所造成的,她不自愧无能,反而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061211717.html
  • 求妻得妻、布施妻子的真正含义

    欺男霸女、不忠不贞、悖夫逆妻,种种不耻邪淫行为,侵犯玷污争抢夺取他人配偶伴侣,这个简直是愚笨之极,你不但得不到你所爱的,而且很快的你所爱的伴侣眷属也会与别人发生这些事情,即便你搞到人家妻离子散和你...

    游鱼发表于 2007-7-18

    |布施|求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21403613653.html
  • 王志仁广嗣延寿

    ,便到颠倒造次时,不改其节者,吉相也,必享五福之庆。若人不忠不孝,不仁不义,而便到颠倒造次时,无改其性者,凶相也,必受六极之刑。”以上一问一答的话,更可证明人们的命运,并不决定于相貌,而...

    佚名

    因果|广嗣|延寿|命运 看相|算命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19350617597.html
  • 论佛教人天乘善法与孔子的儒家道德思想之差异

    的含义时,孔子回答说:“无违”(《为政》)。而佛教虽然也提倡孝道,要求奉养承事父母,敬爱国王,但修证圣法的出家沙门却不必礼拜父母和国王,相反,可以接受国王和父母的礼拜。这在儒家看来实在是极大的不忠不孝...

    释界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3139840.html
  • 禅门《陈情表》一篇--题洞山《辞北堂书》后

    士林中常有读《出师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忠,读《陈情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孝之语。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,但《出师表》重在叙君臣之义,而《陈情表》则专叙孝悌之情。君臣之义、孝悌之情,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,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。然而,在世法中,佛教徒辞亲以出家,从表面上看来,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,又人之义,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。尽管东晋时的慧远法师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,深明了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1740416.html
  • 禅门《陈情表》一篇——题洞山《辞北堂书》后

      士林中常有读《出师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忠,读《陈情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孝之语。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,但《出师表》重在叙君臣之义,而《陈情表》则专叙孝悌之情。君臣之义、孝悌之情,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,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。然而,在世法中,佛教徒辞亲以出家,从表面上看来,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,又人之义,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。尽管东晋时的慧远法师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,深...

    企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842134.html
  • 论佛教人天乘善法与儒家道德思想之差异

    子向孔子请问孝的含义时,孔子回答说:“无违。”而佛教虽然也提倡孝道,要求奉养承事父母,敬爱国王,但修证圣法的出家沙门却不必礼拜父母和国王,相反,可以接受国王和父母的礼拜。这在儒家看来实在是极大的不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34259362.html
  • 《尘埃落定》的佛教精神主题

    "爱别离苦";傻子因得不到塔娜而悲伤,得到塔娜人后却因塔娜的不忠更加悲伤等等,"同得到了东西时的悲伤相比,得不到东西时的悲伤根本算不了是悲伤",这是"求不得苦";就连死亡,傻子也无法选择,只能命定地倒...

    李 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763002.html